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122)(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有了这样的治理窍门后,之后的几年,府城里的乞丐都会被晏州知府让人往南川县城送。

而周边的几个知县渐渐也听说了这种好法子,于是私下一合计,也都开始把要饭的乞丐清理到南川县来了。

有时马车拉不满时,还会把乞丐先存着,等人数多时再一次性拉过来,这样省时又省力。

就这样,几年过去后,如今送乞丐到南川县似乎成了各县每月必办的公务。

现下他们的操作就是,每到月底的时候,拉上乞丐的马车先从晏州府出发,而后去离的最近的同崇县拉乞丐,接着是平远县,拉上乞丐后,再去河水县,就这样一个州七个县的跑上一圈,接着再赶着几辆马车的乞丐连夜往南川县来,最后往城门口一丢,齐活。

如今那些乞丐呢?周青林询问。

按一州七县这样的办事效率,六年下来,南川县的乞丐不说上千,七、八百个总是有的吧,可近一个月来,周青林并没有看到有满大街的乞丐在四处流浪啊。

听了周青林的问话,杨县丞转身去户房拿了一本册子出来,递给周青林道:如今这些乞丐都已是咱们南川县的村民了。

周青林接过册子打开,就见上头登记的都是近几年来南川县乞丐的信息,包括原先籍贯在哪里、年龄几何,还有性别,以及来到南川县后被安置到了哪个镇、哪个村。

原来,自从别的州县把乞丐都往这边送后,没出几个月,南川县城的乞丐就多了好多,这让县城里的居民头痛不已,本来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你说救济乞丐一两顿倒是不打紧,可三天两头的上门讨吃的,他们哪有这么多啊。

乞丐们似乎也发现长久下去不是个事,于是就想着继续回到先前的县城讨饭去。

哪知到了那里没几天,半夜睡在破庙里的他们又被人抓上马车送到南川县来了,且那些衙役如果看到有熟面孔的乞丐,上前就是一阵拳打脚踢,谁让你老往这边跑的,送出去又跑回来,你烦不烦啊。

打得那些乞丐再也不敢走回头路,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了南川县城里。

就这样,南川县的乞丐每月都在增加,城里居民几乎每天一打开门,就有一只缺了口的碗伸进来。

走在大街上也是,没个五、六个乞丐跟着,那都不叫上街,时间久了,南川县城里的居民简直都快发疯了。

不但如此,由于吃不上饭,已有乞丐开始饿死,抢东西的情况也多了起来。

窦知县急的嘴里长出了燎泡,当时也去各县质问过此事,可人家先是来个不承认,后来又说你们县反正有救济粮可吃,怕啥。

见这边说不通,窦知县又去拜见了晏州知府,想让他出面阻止一下这样的事,可晏州知府表面上装作气愤,等窦知县走后,依旧是该怎样还怎样。

也是,其他七个知县都是跟他学的招呢,他再去说人家,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且晏州知府并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的想法也跟七个知县一样,朝廷不是每年都有救济粮给你们南川县吗,乞丐正是需要救济的群体啊,所以给他们吃也是应该的。

事情得不到解决,窦知县就只能自己想法子了。

后来就想出了就地安置的主意,于是把所有乞丐都招集到了一起,登记造册后,再把他们分成了十几批,然后分别安置到了南川县管辖下的村落里。

接着鼓励他们开荒,给他们连免三年税赋,就这样,那些乞丐不用再四处流浪,也算是在南川县安定了下来。

只是咱们南川县本就田地不多,而山林又茂密,想开荒也不是件易事,是以这些人虽有了栖息之处,可想温饱却难啊。杨县丞叹气道。

周青林也是这样想的,那些缺德的每个月都会往这边送乞丐,就像今天,一来就是二、三十个,要是他这边再源源不断把人往乡下安排,日后不说乞丐吃不饱饭,恐怕当地的村民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自己得想别的法子才行。

想到这里,周青林又想起自己过来前画的那些图纸来,他觉得自己准备在南川县搞经济的方案似乎可以提前实施了。

自从外放申请批下来后,周青林虽没有即刻赴任,可待在家的十几天里周青林并没有闲着,他对南川县今后的发展作了许多的规划。

而其中的一条就是,周青林准备根据南川县的资源优势,在县城里开办一个大作坊,专门从事木制品制作,这里的木制品指的并不是家具这些,而是玩具一类的。

利用前世自己擅长的物理学,周青林设计了好多种木制的儿童玩具,如果都生产出来的话,销量肯定很不错。

而南川县本就山林遍布,山上都是树木,所以最不发愁的就是原料问题,这也是周青林想开办木制品作坊的主要原因。

至于开作坊的启动资金,周青林准备自己先垫银子进去,等盈利后再把自己的银子取出来,之后作坊所挣的每一笔银子,将全都用到南川县的各项建设中去。

所以这个玩具作坊,算是属于整个南川县百姓的。

而作坊里的员工,周青林准备就让这些乞丐来做吧,还有,以后要是再有乞丐过来,也全都安排进作坊里干活。不挨饿还有工钱拿,想来他们肯定愿意的。

想到这里,周青林当下安排起找场地和招几个木匠师傅的事来。

杨县丞和黄主簿听了周青林的计划,心道,周知县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终于要开始烧了,只是不知道成效如何。

不过在他俩看来,哪有这么好开的作坊啊,心里都有些担心日后的销路问题。

可一想到银子都是周知县垫的,两人也就没啥话好说了,周大人掏自己的银子为全县百姓谋福利,他们无论如何都该鼎力支持才对。

于是杨县丞和黄主簿立马把找场地和招木匠的事都接手了过去。

这让周青林心里舒了口气,要想成功,有个好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看来,杨县丞和黄主簿还是挺不错的。

吃过中饭,周青林又去了后花园一趟,自从红薯种下后,他一天往后花园最起码跑上三趟。

红薯苗已经露出几个绿芽出来了,再有一个月,应该能抽出很长的藤来了,到时就可以剪下来插种了。

要知道,为了藤苗能长的粗壮,把红薯埋到地里时,周青林可是特地加了不少肥料下去呢。

这些牛粪都是周青林让来城里卖菜的村民帮自己收来的,花了一百个铜板呢。

看到臭烘烘的牛粪,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立马跑得老远,他们想不通周兄为啥要在花园里种这样的东西。

又不能吃又不好看的,

周青林并没有把红薯就是粮食的事告诉吕、应二人,因为这事实在太大了,关系到的是,千千万万黎民苍生的温饱,所以在未开始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前,他谁都不会告诉,免得日后有人饿急时,把为数不多的薯种给偷吃了,到时他就欲哭无泪了。

很快就到了育红薯苗的地方,周青林绕着地走了一圈,不知是不是错觉,他觉得与早上看到的相比,此时的秧苗好像又长出一些来了。

看来到了谷雨时节,就可以剪藤插种了。

至于种在哪里的事,周青林也早已想好,他准备就在近郊租几十亩地当做试验田,租田地的事,周青林已交由吕志义和应进庆去办。

等租赁好了地,届时用一小部分来种红薯,而剩下的田地则全都种玉米好了。

话说,自己那一大木箱的玉米粒,可是能种下好多亩地呢。

回到后院,周青林就看到三闺女已经拿着刚写好的几张大字,在书房门口等着他了。

爹爹,你看我写的字,是不是进步多了?

三丫十分的认真,一双亮晶晶的杏眼里满是神采,爹爹可是说了,每天提笔练字也是可以锻炼臂力的,且练臂力的同时,还能让自己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

如此一举两得的大好事,终于把周凌雪从鸡爪子功夫中拉了回来。

这也让周青林这个当爹的大大松了一口气,心道,养孩子可真不容易啊,不但要管吃饱穿好、管教学问,还得时不时的和她们斗智斗勇。

好在姜还是老的辣,这一局自己算是赢了。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2422:24:53~2022042620:10: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