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122)(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有了这样的规定,至此之后,南川县收到的救济粮都是足额不缺少斤两的。

这样的消息对周青林来说简直是喜从天降,他心里突然有了南川县就和前世的直辖市差不多的概念。

且这样不是表明,自己往后要是在粮食增产上有什么建树的话,就不怕会被旁人分了羹,也不会被人抢了功劳了。

这实在是太好了。

想到这里,周青林忙起身和窦知县道谢,有了这样的规定,往后做起事来,他就能顺当不少。

你可不要高兴太早了,窦知县面色不虞道:许是因为咱们县上交的税银都不经过府衙的缘故,现下除了县衙人员的薪俸,其他像朝廷下发的修缮拨款和文教拨款都没有咱们南川县的份,如今南川县和晏州府只在文教和刑事上还有公务往来,其他已无来往了。

这是被晏州知府给孤立的意思了。

周青林朝窦知县摇头道:无碍,不瞒窦大人,本官倒是觉的无来往甚好,省的做起事来束手束脚的,难展抱负。

窦知县知道这是周青林的心里话,仔细琢磨过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可是转念一想,不束手束脚固然是好,可前提是南川县得有自己的经济才行,没有银子怎么谈抱负,就像县衙后院的那些屋宅,没了修缮银两,就连雇个泥瓦匠的银子都开销不出啊。

就像自己,曾经也是理想远大,想着日后定会有番作为,可现实呢,不过是心中执念罢了。

现下想来,自己也算一事无成了,不仅愧对南川百姓,也愧对家中妻儿。

说起来也是可笑,为官二十载,家里人从未得到过自己薪俸上的福利不说,且那些俸禄基本都被他给贴补出去了,如今自己口袋里剩下的银钱怕也只够回去的车资了。

真可谓两袖清风回家中啊。

虽是这样,可窦知县并不后悔,想起昨晚周青林问他的话,他开口说道:周大人昨日问下官为何南川县的治安这么好,当时下官并未想到其中缘由,现在想来,应该是正己的缘故吧!

正人先正己,凡事只有自己先做好了,才能感化他人。

许是心里依旧担心致仕的事会出变故,在账册核查无误的第二天,窦知县就和福伯乘着一辆马车回乡去了,离开的那天,和广街站满了来送行的百姓。

当一把书写了众人姓名的万民伞被恭敬的递到窦知县手里时,对方已是老泪纵横了。

周青林看到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期望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天。

出了县城,青布油车奔跑在官道上,马车里,福伯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红封来,老爷,这是方才周知县送来的程仪。

程仪?

窦知县伸手接过,拆开,见里面是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银票。

他再把银票小心打开,等看清上头的数额时,窦知县顿时呆愣在场。

福伯纳闷,便探头看了过来。

五.....五......五百两!!!

老爷,咱们终于不用发愁日后的生计了!

随后车厢里传出了福伯的呜咽声......

......

作者有话说:

哈哈,终于把先前欠的那章给补出来了,这下心里安心了许多,话说,人真不能欠债啊,不然各种不好意思。

感谢在2022042418:33:25~2022042422:24: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胖月69瓶;葱葱5瓶;风铃草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0章、缺德的隔壁知县

卯时正,刚打开城门的守卫们,又看到他们南川县新上任还未满一个月的知县老爷跑步过来了。

和前段时间一样,周青林跑到城门这边时,都会先在这里停留上一会儿。这么做的目的,除了观察周边百姓的日常所需外,顺带还可以把自家一天要吃的菜给买回去。

虽经过近一个月的心理适应,如今守城门的兵卫们,对新来的知县老爷爱跑步的这一现象早已见惯不怪了。

可想起他们第一次看到知县老爷提着篮子冲过来买菜、买鸡蛋的场景,吴才几人到现在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呢。

话说,这样抠门的官老爷他们可是从来没见到过呢,

是的,在吴才几人的眼里,这样连菜都要亲力亲为的官老爷不是抠门还会是啥,这是防着下人会贪了买菜的银两吧。

此时站在城门口提着篮子准备买菜的周青林,并不知道自己这番举动,在一旁守卫们的眼里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会儿的他正想着家里的鸡蛋已经快没有了,三闺女还在长身子呢,没营养跟着可不行。

所以待会儿自己还得再买些鸡蛋回去。

正这样想着,可等周青林看到从城门外走进来的一群人时,顿时愣住了。

自己来这边买菜也快一个月了,以往打开城门时,周青林看到的肯定都是周边乡镇的村民,他们或背着满满一竹筐自家种的菜蔬,或提着鸡蛋,还有挑着柴禾进城来卖的。

可今天先走进城门的却是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乞丐,再看他们,大概有二、三十人的样子,以老人和小孩居多,还有几个虽看着壮年,可都带着残疾,有瘸腿的,有断臂的,都是一些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之所以会觉得奇怪,那是因为这群乞丐看着就不像是一家人或者同一个村的,看他们相互之间都各顾各的,没有交流呢。

所以,这样一群人同一时间段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实在不合常理。

可周青林看到守城兵卫都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查问无疑后,就全让他们进城了,这让周青林更加纳闷了。

显然这样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所以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啊?

眼看着饿急了的乞丐们进了城后,就赶忙往街道两旁的早点铺子而去,而后纷纷朝店铺掌柜乞讨起吃食来。

这时周青林才走上前,向守城兵士询问起这件事来。

这些人都是周边县城偷偷送过来的,每个月都会送上一回呢。

听知县大人问询这事,吴才连忙回答道。

全都是别的县城送来的?周青林吃惊。

嗯嗯,吴才和另几个守卫连连点头。

......

吃过早饭,到了衙门后,周青林就和杨县丞提起了乞丐的事,杨县丞是知晓整件事的原委的,当下就详细把偷送乞丐过来的事与周青林说了一遍。

原来早在六年前,晏州知府就开始这么干了,那一年府城大清湾码头刚修建完成,分郡巡抚大人表示要过来查看。

上级官员下来,下级部门当然要好好招待了,除了好酒好菜,还有趁机想表现一番的心。

为了能在巡抚大人眼里留个好印象,时令晏州知府当即就让人把巡抚大人马车要路过的街道都清扫干净了,而那些沿街乞讨的乞丐实在有碍瞻观,到时让巡抚大人瞧见了坏了心情不说,指不定还会指责知府治理无力。

所以晏州知府就想着该怎么把那些乞丐都赶走,最好能赶的远远的,免得到时他们又回来了,自己岂不是白忙。

这时就有幕僚给出了主意,何不把人都送到南川县去,反正那里年年都有朝廷的救济粮发,乞丐去了也不会饿死,大人这么做也算是行了善事。

晏州知府一听,觉得这主意实在是妙,于是当晚就让衙役去破庙把那些乞丐统统都绑上了马车,而后连夜给丢到南川城门外来了。

果然,隔日巡抚过来后,看到整洁一新的街道和安居乐业的百姓后,对晏州知府是大加赞赏,这让晏州知府兴奋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