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其实早就不耐烦玩翻绳了,这些花样她都玩腻了,可惜外面雪太厚,她想找石头哥哥他们玩也出不去,只能甩了甩着手里的线绳闷闷地说道:好无聊啊。
哪里无聊了,外面这么厚的雪,你们可以出去堆雪人啊。周青林有些纳闷,小孩子不是最喜欢堆雪人打雪仗的吗,怎么一个个的都窝在家里呢,前世他生活在南方,一年到头都难看到一回雪,要不是此时他是五个闺女的爹得矜持着,他早就跑到院子里滚雪球去了。
大姐说玩雪要弄湿棉鞋的,都不许我们去呢。四丫趁机告状,嘴巴撅得老高。
爹爹前些天不是都给你们买了靴子了吗,你们穿上那个出门就不会打湿鞋袜了啊。那鹿皮靴子就是前世的雪地靴,他买来也正是让几个闺女下雪天穿的。
那靴子不是要留着过新年才穿的吗?二丫在一旁接腔。
是啊,那可是新鞋子哩,弄脏了怎么办?三丫也跟着附和。
我的傻闺女,那靴子本就是下雪天穿的,至于过新年要穿的鞋子,周青林点点三丫的鼻子继续说道:爹爹不是另外还给你们买了绣花棉鞋了吗,那个可以等新年的时候再穿啊!
最后周青林一锤定音地说道:等吃过早饭,爹就带你们玩雪去!
听周青林这么一说,几个小的高兴的嗷嗷叫,都迫不及待地找鞋去了。
于是周青林的早饭可以说是直接倒进肚子里的,你想啊,看到五个闺女都换好鞋子在你眼前晃来晃去的焦急模样,你还好意思慢慢吃吗,除了大丫稍微含蓄一点,没有像几个妹妹那样时不时过来看看爹爹碗里的粥下去多少,其他几个小的就差直接上来帮着吃了,唉,交女不慎交女不慎啊。
前几天周青林就让刘莲芝给家里几个都缝了棉手套,就是手闷子样式的,也用一根布绳连着两头,这样挂在脖子上就不怕掉了,话说套着这加了棉花的手套确实暖和极了。
周青林让几个闺女把院子里的雪滚成一个个雪球后都拿给他,因为他准备做一个简易版的儿童淘气堡,就是保留了小城堡、滑滑梯、小木马、钻弯洞、独木桥这几个项目的淘气堡,其中的小木马自是摇动不了的那一种。
于是父女六人搬的搬,抱的抱,等院子里的雪扒得差不多了,就接着到院外去捧,周青林用铁锹把雪堆得高高的,他想做一个一米宽十米长的旋转式滑梯,这样的滑滑梯在后世可是孩子们的最爱。
看着爹爹手上的动作忙个不停,几个丫丫从一开始的不明所以,到后来的豁然开朗,再到最后的欣喜若狂,这这这滑滑梯看着就非常好玩的样子。
哈哈哈,爹爹你简直太厉害了......
等把滑梯上的雪都拍实后,周青林到厨房里提了桶水,然后用水瓢舀着慢慢泼在滑道上,水遇到冷空气后马上就结成了冰,这样减少了摩擦力的滑道,就能滑得更快更省力。
刘莲芝已经把饭热了三遍了,看着只顾忙着玩雪喊着都不搭理人的父女几个,她拿了根细木条就追了出来边打边嚷道:让你们没长耳朵,让你们没长耳朵。
哎哟,别打别打,马上就好马上就好了。周青林母鸡护小鸡似地带着几个闺女左躲右闪,一时间小院里嬉闹一片。
吃过午饭,大丫几个就犯起困来,玩了一上午的雪,也确实有些累了。刘莲芝干脆就让她们都到炕上睡觉去了,她自己则把几双湿了的手套拿到炭盆边上烘一烘。
周青林又去了院子,用雪把早上做的迷你小城堡再加固一下,然后又做了几个小木马,刚刚他看几个小的都挺喜欢玩这个来着。见浇过水的滑道后已经冻成冰道了,周青林不免有些心痒痒,要不自己先上去试试?就当是给闺女们试试安全系数了,再说,为了孩子,当爹爹就该事事为先嘛,环顾了一下四周,没人,院里院外除了雪还是雪,于是他蹑手蹑脚地爬上台阶,蹲下身子把衣摆垫在屁~股下面,然后一用力,唰的一下就滑到底了。
这这这也太快了吧,他都还没试出味儿来呢,要不再来一次?再说试一遍怎么能知道这个大玩具到底安不安全呢,于是周青林在自己的自说自话中试了一遍又一遍,嘿嘿,真是太好玩了。
正当他玩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忽听到院子外头有笑声传来,他立马循着笑声看了过去,就见篱笆墙外有几个人正伸长脖子看着他呢。
啊啊啊,他一世的英明啊,想到刚刚自己一副玩嗨了的模样,周青林忍不住捂脸,娘的,等等俺有钱了,俺定要把这四面透风的矮围墙给统统换掉。
周青林打开院门,见周大柱也在,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几个人都是他领过来的,几个人对院子里的淘气堡很感兴趣,特别是这滑梯,这种像田螺形状的东西他们还从未见过呢。
周大柱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是这样的,你昨儿个给我家的那几幅春联,今早我去镇上时带给了米店掌柜一幅,哪知,隔壁的几个店掌柜看见了也都很稀罕,所以就央着我带他们到你这儿来了。
原来今天一大早,周向东就催着周大柱去了一趟镇上,让他把自家做的豆腐和昨儿周青林拿来的腊肉给米店掌柜送一些去,小儿子一直在店里做工,和掌柜搞好关系后,人家也定能多照顾一些的,最后他见周青林送来的春联挺不错的,不但字写得好,且那面的寓意也不似以往的老词老句,于是周向东就让儿子把这对联也店掌柜送了一幅去。
都说腊月二十四扫尘迎春日,好些人都喜欢在今天贴上迎新的春联,米店掌柜看到如此好寓意的对联后非常喜欢,当时就让小伙计贴到店门上去了。
隔壁卖醋的唐掌柜是个通文墨的,看到那贴着的春联后也赞不绝口,这一手好字哪是那摊位上四五文一幅的便宜货比得了的,再说这对联上面的寓意也太好了吧,唐掌柜边看边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福门鸿运连年盛,宝地财源逐日增(注)。那抑扬顿挫的口气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大家都跟着一起念起横批来:日进斗金!
围观的基本都是同一条街上的店铺掌柜,做生意的人,哪有不想多挣银子的呢,看到这字好寓意又好的春联后,他们也都想买来在自家店门口贴上,于是都纷纷跑到米店询问春联的出处,当时周大柱还在店里,是以卖油的,卖杂货,卖狗皮膏药的都跟着他往晓金村来了。
村西头有一条长长的上坡,雪天路滑,马车很难过去,是以到村子后他们就把车停在周大柱家门口,然后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路过来了。
知道这些人是来买对联的,周青林也没多问,上次他可是写了足足两卷红纸呢,什么门心,春条,横批,框对,统统都写了好多。
周青林把几个掌柜都请进堂屋后,就匆匆去西间抱出一个装满春联的筐子让他们自己挑,喜欢哪幅挑哪幅,唐掌柜拿出一幅打开来看了看,见上面的字确实和他早上看到的一样,都是同一个人所写,一样的行云流水,一样的笔法老辣,且这上联写的是步步登高财源进,下联是岁岁平安鸿运来(注)。
这寓意似乎比米店的那幅还要好啊,唐掌柜眼睛发亮,有这么好的彩头贴在自家店门口,何愁不来财啊,于是他也没有再挑,直接按着自家的量,每种样式各拿了十几幅,这下筐里的春联就下去了一半,另几个掌柜还都没反应过来呢,见老唐跟个土匪下山似的都有些急了,不就买个春联吗,这老头咋跟抢宝似的啊,可等他们拆了一幅看过之后,这打脸来得太快,几个人此时都忘记矜持为何物,竟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剩下的半筐也给抢光了。
鹅,周青林有些傻眼,这这这是啥情况啊?他虽知道自己的字写得不错,可这帮人也太夸张些了吧!
唐掌柜拍了拍呆如木鸡的周青林问道:老弟你这春联多少银钱一副啊?
多少一副?周青林摇头,他哪知道多少一副啊,那天他去镇上也只是看了看,压根没询问过价格呢。
唐掌柜见周青林只一个劲地摇头,以为是自己抢得太多人家不乐意卖呢,于是他二话不说直接按市面上四倍的价格,给算了二十文一副,塞了周青林半两多银子之后唐掌柜就抱着春联再也不撒手了,另几个掌柜见过唐老头的出手后,也不甘示弱,忙掏出钱袋把钱都给付清了,且那卖狗皮膏药的黄掌柜还一个劲地让周青林再多写一些,他家还有好多的地方要贴呢,说明天再过来买一些云云。
之后一行人兴冲冲地抱着春联回去了,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看着桌上的几个银镙子,周青林和刘莲芝都有些发懵,这这这镇上都没春联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