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客气干啥,周大柱摆了摆手,道:又不是什么金贵东西。
说着,他便仔细打量起眼前这几个面色红润的小姑娘来。
今天他一到家就听自己娘说起这几个孩子,说如今胆子大一些了,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刚刚听她们说话的语气,哪里还有以往畏畏缩缩的样子啊。
周青林搬了椅子让周大柱坐下,他把泡好的茶水递到对方的手里,然后问道: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没去做工吗?
年末不该是米店最忙碌的时候吗。
周大柱是刘氏的小儿子,平时都在镇上的米行里上工,帮着扛扛包送送货啥的,做的是卖力气的活计,因着周大柱在镇上的时间居多,是以一年到头和原身难得照面几回。
本还要忙上几天的,可昨夜雪下得大,把县城到镇上的路都封住了,那边的驴车过不来。掌柜干脆就停了店里送货的车,算是提早给我们放假了。
原来是这样啊,也是,大雪封路,车马停运也正常,你这一年忙到头的,早些回家过年也是件高兴的事儿。
这倒是真的,你是不知道,看到我一回来,两个娃儿都高兴的不行,都嚷嚷着要我背!周大柱边说边笑:虎子还吵着要买跟你家一样的糖葫芦棒子呢。
听他提到糖葫芦,周青林恨不得捂脸,就因为这个,村里好些小孩都挨了爹娘的揍,唉,自己真不是故意的啊。
镇上回来的第二天,三丫就跑村子里去显摆她的糖葫芦棒子了,还引了好多娃儿回来看,那一天家里简直热闹极了,来来往往的小孩子就没停歇过,什么狗蛋狗剩,铁子榔头的都来了,都说是应三丫的邀请上门来参观的。
期间,三丫和四丫还点着一个个的糖葫芦让大家数,最后谁也没数清楚,反正好多好多就是了,于是一个个回家后都哭唧唧的,都嚷嚷着要爹娘去买这么多糖葫芦来着,也要带棒子的。
你说这一文钱一串的糖葫芦当爹娘的也不是舍不得买,可要他们一口气买上好几十串怎么可能啊。
所以娃儿们的要求自然不能得到满足了,于是就开始各种地上打滚,气得爹娘们拿着藤条追着打,一时间鸡飞狗跳,整个晓金村都回荡着娃儿们挨了揍的大哭声。
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周青林,再不似往日的沉闷无趣,周大柱不得不承认,表妹夫确实和往日大不相同了,再看表妹那直达眼底的笑意,看来娘说的都是真的,现在表妹的日子过得可舒心多了。
刘莲芝把桶里的豆腐一块一块捡到木盆后,疾步去房里抱出一个包裹来,周青林把晾干墨迹的春联也卷了几幅,然后用油纸包好,连着包裹一起递给了周大柱。
这是我们做小辈的一点心意,本想明天再送过去的,现下表哥正好过来,那就麻烦表哥帮着带过去吧,到时还望姑姑不要嫌弃。
平时妻子的这个姑姑对他家百般照顾,这年礼周青林送的是诚心诚意。
周大柱自是不收,好一番推辞,最后在周青林的坚持下,只能捧着回家了。
刘莲芝眼里含着泪,结婚十多年,自己还是头一回给姑姑送年礼呢,以前在婆婆手上讨生活,这些人情来往她提都不敢提。
看着眼前关怀体贴的相公和笑灼颜开的闺女们,刘莲芝心下感叹,如今的日子真的就跟做梦一样。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112013:12:05~2021112211:40: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锦鲤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章、送年礼
刘氏掀开锅盖,见锅里的豆浆已经翻滚开了,她忙拿起一旁的小碗,边搅着锅勺边缓缓地把调好的卤水倒了进去,眼见浆水慢慢变成了豆花,刘氏便吩咐丁氏去把豆腐模子拿过来,该装模压豆腐了。
一时间屋里豆香缭绕。
周大柱回到家后,就把手里的大包袱拿到了堂屋,见娘不在屋里,心想着该不会还在做豆腐吧。他把木桶放到屋檐下,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往厨房去了,等到了灶间,果然看到娘和媳妇正往木盒里舀着豆花,周大柱忙上前拿过刘氏手里的木勺说道:娘,让我来吧,你快坐着歇一歇。
说着,便一勺一勺舀起豆花来。
转头朝一旁的妻子问道:这是最后一锅了吧?
嗯,压好这一模就完事了。
丁氏说着话,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她快速将纱布捋齐包好,再把木盒的盖子盖了上去。
周大柱把沉甸甸的模子架到搭好的两条长凳上,然后抱起一块洗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压在上面,这样把豆花里面多余的水分挤出来后豆腐就做成了,中间地上摆着一个大木盆,待会儿压出来的豆腐水都会滴到这个盆里。
娘,回来的时候表妹夫给了一大包东西让我捎回来,说是给咱家的年礼,刚刚我放在堂屋了。
啥年礼?你表妹给咱家送年礼啦?刘氏诧异地问道。
是啊,老大一包呢。
我看看去。说罢,刘氏抹干手上的水渍,快步出了灶间,朝堂屋走去。
看着丁氏额前散乱的头发,周大柱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儿帮忙,大嫂呢?
周大柱有些不解,刚刚自己出门时大嫂不还在帮着烧火吗,怎么转眼就没影了?
说是头晕,回屋里躺着去了。丁氏放下卷着的袖口,我和娘也忙得过来,你就别担心了,就这点活还累不着我,再说怀没怀上还不一定呢。
你还是小心些吧,周大柱看着丁氏的肚子笑着说道:肯定是有了的,我昨儿可都梦到黑熊了,嘿嘿,看来咱们虎子和燕儿马上就要有弟弟了。
丁氏嗔怪地白了他一眼,这不是该我们女人梦到才算胎梦吗?你一个大老爷们做这样的梦能灵验?再说就算真有了,你怎么就知道是儿子了,万一是个闺女呢?
不管是儿子还是闺女我都喜欢。周大柱满眼都是笑,想起刚才在表妹家看到的大丫几人,第一次觉得多生几个闺女其实也挺好的。
等两人忙完手里的活计回到堂屋时,发现周大栓也回来了,今天他们两兄弟分工出去送豆腐,周大柱去村西头给刘莲芝送,而周大栓则给几个族爷送来着。
看见大嫂也在,周大柱不禁朝她看了看,见对方面色红润,哪里会是不舒服的样子,就知道这人又是在故意躲懒了。
此时的张菊哪里还会在意自己偷懒穿帮的事啊,刚刚她透过门缝看见小叔子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回来,张菊觉得奇怪,怎么好好去送个豆腐居然还拿着个包袱回来了,她可没想过这会是刘莲芝送来的东西,只当是小叔子从镇上带回来的,说不定是东家分的年货啥的呢。
于是张菊赶紧丢下手里的针线,急匆匆地往堂屋来了,想着最好能给自己分上一些。
哪知她刚走到堂屋门口,就听到婆婆对公爹说这包东西是刘莲芝送的年礼,这怎么可能!那女人嫁到晓金村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给他们家送过年礼了。
张菊心想,就算前几天他周青林侥幸打到獐子卖了钱了,可付了她娘家爹爹做院门的工钱后,还能剩下多少,况且听她娘说那天周青林还买了不少桌椅板凳呢。
这怕是穷酸摆阔吧,张菊撇撇嘴,心说这包袱里不定装着啥呢。
哼,今儿个自己倒要好好看个清楚,到时再去村里把这事传上一传,看往后他们夫妻俩的脸往哪儿搁。
哪知婆婆见自己来了,就把包袱拿到里屋去了,呵呵,这是怕她瞧见包袱里头的东西吧,张菊越发肯定自己猜的没错了,于是就跟着婆婆到了里间,心道,自己今天非得弄明白那女人拿来些啥。
看到张菊一副看好戏的架势,屋里几个人都有些不解,不知道这人又要整什么幺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