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冷硬派日后因应而生,强调犯罪与人密不可分的事实。冷硬派侦探解谜的目的,重新回归到“解决人的问题”,因为人,谜团才有意义。这时候,侦探不再是谜题的解析者,而是化身为行侠仗义的骑士了。
我不妨以“侦探破案后”的对比,来区分两种侦探的差异——本格派侦探常坐视犯人自杀或逃跑,冷硬派侦探却可能愤怒得将犯人处以私刑。
然而,早期的侦探——例如,爱伦·坡的杜邦(C.AugusteDupin)或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Sherloes),其实是两种形象的混合。他们崇尚智慧,却没有自视甚高的贵族心态,既关心谜团,也关心人。在他们眼中,命案关系人无法以A、B、C的代号来替换,而是身陷命案漩涡的无辜者。
为了让侦探不再不食人间烟火,就必须让侦探摆脱书虫一般的学者形象,离开书房,回到现实社会,解决藏在市民心底的谜团,重新赋予谜团对人的意义。
在岛田这样的创作态度下,他以《摩天楼的怪人》为一个新的起点,试图再唤起谜团与人之间的联系。当然,为了昭示一个起点的开端,本作的谜团密度更浓,解决难度更高。读者们所熟悉的岛田庄司,什么都不缺。
Ⅲ
在《摩天楼的怪人》里,我们对于御手洗洁,又多了一个出乎意外的了解。
近年来,岛田既已将御手洗洁设定为一位足迹踏遍全球的无国界侦探,为了解决散布在世界角落的各种庞大谜团,那就必须解决他在《占星术杀人魔法》、《斜屋犯罪》、《异邦骑士》等初期作品中的设定问题。
最早,御手洗洁是一个占星术师;但,后来在“新·御手洗”时期,转变为曾经对占星术有兴趣的私家侦探;再离开日本,远赴瑞典成为研究脑科学的学者。
御手洗洁的形象产生变化,固然是由于岛田扩大了系列探案所处理的范围——过去艾勒里·昆恩笔下的同名侦探也有类似的处理——但他还是希望能够维持一定连贯程度的合理性,于是,他在《摩天楼的怪人》里,让御手洗洁登场于美国,以一位青年学者的身分出现,为稍早发表但故事内时序却很晚的《魔神的游戏》,御手洗到斯德哥尔摩担任大学教授一事自圆其说。
至少,这样的新设定,可以让御手洗在海外的形象趋于一致。而其骑士形象,在本作也有相当特殊的描写。不过,他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放弃了自己热中的研究,回到日本当个没没无闻的占星术师,恐怕有待其他作品补足了。
在前述的“谜团与人的联系”方面,《摩天楼的怪人》出现了一项岛田相当罕见的试验——故事的委托人,并非单纯地受难解的谜团所困,而是怀抱着不愿意说出口的谜团,要求侦探解决。在以往的作品中,不可思议的谜团若非偶然的巧合所致,就是凶手精心擘划的诡计,极少由委托人主动提及,并且向侦探下挑战书的。不过,为了保留阅读乐趣,此处不再进一步分析此项实验的各个细节。
岛田又将本作中的难解谜团,直接指涉于纽约的摩天楼建筑发展史,试图诠释此一聚汇史上最高文化、才智、梦想与欲望的结晶之大都会区,之于人类历史的意义。掩卷之余,抬头仰望矗立城市里的高楼巨厦,也许对人类这种生物,又会多了一丝无法言喻的体会。
&s
第一章红伶之死
第二章钟楼命案之谜
第3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