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好的嬿婉同志,”进忠眨眨眼,“现在要不要吃点点心?春蝉做了炸糖环呢。”
嬿婉微微一笑,正想答应,却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跑来。
她认出这是春蝉的脚步声,马上前去开门。
春蝉满头大汗,一进门就从衣服夹层掏出一封信:“乔治先生的回信,日期定了,就在7月12日。顺利的话,我们能在7月13日或者14日开始攻占巴士底狱,救出里面的人。”
嬿婉激动万分,连忙拆开信件,跟两人一同查看。
次日,嬿婉拿上枪出门,跟其他领袖人物碰头,与自己的势力开会,开始密锣紧鼓的备战。
她突然想到紫禁城封宫那一天,自己四处奔走却吃了闭门羹。
如今,嬿婉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的灵魂和思想就像一颗颗东海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辉,让国王冠冕上的宝石也黯然失色。
她不再是孤身一人。身体或许在一天天老去,可那颗心却比年轻时更有力地跳动着。
1789年7月14日清晨。
法兰西王国首都巴黎已经落入市民的手中。
“到巴士底去!到巴士底去!”
嬿婉从沙包木车堆成的起义者堡垒中走出来,晨光为她灰扑扑的肩膀镀上了一层金边。
她带领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的人们,开始往巴士底狱进发。
嬿婉有着丰富的攻占经验,当初怎么冲击紫禁城西华门的,现在双方多了枪炮,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说起来,今天好像是白蕊姬的生辰来着,真是巧了。
她是自己和大清信件来往的中转,等这边的事情解决后,嬿婉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寄给白蕊姬,让她转达给。
自己无法回到祖国,但她的灵魂可以寄宿在纸上,承载着她的思想,在生养她的土地上扎根。
当初被绍寰帝逐出国门时,嬿婉留下的薄册也成了禁书遭到焚烧。
不过,受她的思想影响的人们,仍在暗地里抄写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