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147)(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闻言,站在一旁一路跟随过来的几位看客,都不约而同道:六十六台,六十六台,我们都数的真真的,绝对错不了!

啥!六十六台!

哎哟,这下周状元怕是要脱层皮咯!

与周青林相邻的宣平侯府,也就是江灏的外家,此时也有几个嬷嬷站在角门口,正偷偷地数着聘礼担子呢。

等看到其中几台担子里摆着瓦片和土块时,嬷嬷们都忍不住咋舌,心说,定国公府真不愧是积淀深厚的人家,这又是良田又是宅子的,今日的聘礼怕是得有上万两银子吧?

再想到隔壁如今虽是二品大员,可却是个农户出身的,加上为官时间又不长,到时别说有没有一万两银子的嫁妆,就是能拿出个一小半,怕都得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了。

要她们说,这姑太太也真是的,府里玉柔小姐和小公爷两人表哥表妹的多般配啊,非得找一个门户不相当的人家结亲,唉,真是想不通。

......

很快聘礼都搬了进来,系了红绸的担筐看着格外的喜庆,六十六台担子摆放整齐,顿时整个前院红彤彤的一片。

再看那担子里头装着的物什,有田产屋宅,有古董玉器,有布料绸缎,还有各式头面以及寓意着子孙满堂的四京果,再有整匣子的聘金,看着有好几千两的样子。

至于那些聘饼果干、糖酒茶叶这些纳征必备品就更不必提了。

许多人从开着的大门里挤了进来,大家都想好好听一听接下来的唱聘礼环节呢。

女婿上值不在家,前院坐镇的事儿,自然交给了老刘头。

在京城待了两年多,老刘头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所以等看清礼担里装着的聘礼时,老刘头的心里可是非常非常高兴呢,他和女婿的想法一样,也觉得男方舍得出这么多聘礼,可见对大外孙女是十分看重的。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0320:21:39~2022060421:28: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婉婉品品40瓶;北回归线5瓶;卡卡卡、舒克、房子、鱼找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94章、商讨嫁妆

聘银六千两!

青州窑梅花鹿纹梅瓶一对!

龙泉青釉牡丹纹梅瓶一对!

东槐村两百亩庄子一个!

各式头面一十二套!

......

随着管家高亢激昂的一声声唱喝,一台台聘礼如流水般地被婆子们抬进了后院。

很快就把后院正堂给挤得满满当当的了。

可这会儿聘礼才唱到一半呢,最后只能让婆子们把其余的几十担聘礼都往东西两间耳房抬。

而此时的刘莲芝,虽瞧见亲家终于送来了自己最担心的聘礼数量,可不得不说,等看到厅堂里摆满了红彤彤的聘礼担子时,她心里还是万分喜悦的。

唉,管他呢,反正今早相公出门时就说过了,让自己啥都不用操心,一切有他呢。

所以懒得去多想了。

今日过来的全福人有两位,除了黄次辅夫人外,还有一位就是武安侯老夫人,她与老定国公夫人也是多年的手帕交,加上武安侯夫人和黄次辅夫人一样,也都是儿孙满堂之人,是以请她过来做全福人自然是合适的。

前院的唱礼仍在继续,丫鬟迎了两位全福人往后院来,刘莲芝到二门处接人,等看到两人过来后,连忙迎着她们往内厅走。

今日倒是累着两位老姐姐了,快快快,咱们先坐下歇歇。

见人进来后,徐氏忙笑着请两人落坐,丫鬟们紧跟着奉上茶。

武安侯夫人虽是第一次过来周府,可她与刘莲芝在外头宴席上也是时常碰到的,因着老定国公夫人的关系,武安侯夫人对刘莲芝颇有照顾,经常会找她说话聊天,这样几次下来后,两人倒是熟络了不少。

加上她和黄次辅夫人一样,也不是个扭捏之人。

这不,爽快坐下后,她就接过丫鬟递上来的茶,咕噜咕噜喝了好几口,才道:来时可有马车坐着呢,哪里能累着我们啊,只是嘴有些干倒是真的。

说罢,又端起茶盏喝了两口,方解了渴。

黄次辅夫人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不晓得的人还以为你早上是就着盐巴吃的稀饭呢,不然哪能渴成这样。

武安侯夫人笑道:主要是周夫人家的咸鸡蛋实在好吃,这不一吃起来就忘记收住嘴了嘛。

今日自己可是吃了一整个咸蛋黄呢。

一听侯夫人说到了自家的咸鸡蛋,刘莲芝忙开口道:既然夫人爱吃,待会儿我再给您拿上一些。

哎呦,我算是明白了,你这哪是真的口干啊,怕是借着由头想哄人家的咸鸡蛋吧,既然这样,那这会儿我也觉得嘴干的厉害呢。

说着,黄次辅夫人也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

徐氏笑得肚痛,都有都有,等会儿给您也拿上一份。

有人喜欢自己做的咸鸡蛋,徐氏肯定高兴,再说鸡蛋都是自家母鸡下的,基本不用再另买。

要徐氏说,女婿这个做咸鸡蛋的方子实在是好,费不了多少银子不说,还能让这么多人喜欢,话说去年自家可是用咸鸡蛋走了好多家年礼呢,收到的人家就没有说不好吃的。

且这咸鸡蛋旁人也不是没有试着做过,可做出来的都不如自家的好吃,别看就是简简单单的用盐腌鸡蛋,可没有正确的法子,最后做出来的咸鸡蛋肯定不能与自己做的相比。

先不说味道如何,就是那鸡蛋黄,别人腌起来的看着干巴巴的,哪像自家做的那样,流油、翻砂、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徐氏腌制咸鸡蛋时,更是不允许旁人在场了,这可是能给家里省下不少买年礼银子的方子呢,可千万别给传出去了。

这边几人刚放下茶盅,立马便有婆子捧了大托盘来,木盘上头摆放着好几个小瓷盅。

荷花上前接过,而后分别端给几位主子,瓷盅里装的是桂圆莲子羹,纳征吉日吃了它,预示着之后小两口的亲事定能顺顺利利,圆圆满满的。

这会儿前院众人也是一人一盅吃着呢。

吃好了桂圆莲子羹,接下来就该继续纳征礼剩下的部分了。

武安侯夫人将聘书和礼书递给了刘莲芝,刘莲芝接过之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回礼让婆子们抬了出来。

茶叶、生果、莲藕、芋头和石榴各一对。

而后是大闺女给女婿做的一身衣裳,寓意着长命富贵,同偕到老。

至此整个纳征礼算是圆满完成了。

等武安侯夫人和黄次辅夫人离开后,刘莲芝忙打开礼单瞧了瞧上头的数额。

哎呦,两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两!

顿时她心里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男方家对女儿的看中,忧的自然是嫁妆的事了。

徐氏还是那句话,急啥,咱家啥条件外人又不是不知晓,再说咱们又不贪下聘礼,到时候一起和嫁妆抬过去,自然没有让旁人下嘴的由头,何况人家堂堂国公府,自然要顾及脸面才是,总不好拿个几千两银子过来下聘吧,所以他们肯定也为难。

不得不说徐氏真相了,关于这聘礼的事,老定国公夫人确实为难了好久,送的太多怕人家根本陪不出这么多嫁妆,送少了不但怕自家脸上无光,还担心女方家觉得他们定国公府不够重视这门亲事,所以左右为难正不知怎么是好呢。

最后还是老定国公一锤定音,聘银从原先的一万两改成六千两,两个庄子减去一个,其他照旧。

要是周青林知道,大女婿家因为担心自己家拿不出同等多的嫁妆,而特地减少聘礼的话,肯定会忍不住喊上一句,没事没事,你们尽管拿过来好了,我不怕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