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142)(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秦知府一听,忍不住惊呼,啥,五文一斤!

其他几个知县也是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

周青林更是不可置信地看向几人,那眼神似乎在说,你们总不会想白拿吧?

黄次辅和张尚书见状,也忍不住朝几人看去,眼里是和周青林差不多的想法。

秦知府讪讪,本官是想说卖五文一斤,实在太便宜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没事没事,谁让咱们是近邻呢,便宜就便宜些吧,不过,你们实在要买的话,那就得加紧些了,否则怕只能等到明年了。

一听这话,一州七县哪还有时间纠结啊,要真等到明年,那他们不就错过今年的收成了嘛。

这样想着,几人马上安排起买薯苗的事宜来。

周青林也不是光收银子不办事的人,晏州府再加上七个县,红薯藤的需求量肯定大,且这些藤苗拉回去后就得快些种上,不然就浪费了。

所以,在怎样开地、怎样种植这些方面,周青林可谓是倾囊相授了。

周青林觉得,不管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过节,但对人不对事,他还是十分期望高产红薯能填饱更多贫苦百姓的肚子的。

就这样,南川县的农人们,终于收到了种植红薯以来的第一笔收入。

当整串整串的铜钱握在手里时,可想而知,众人心中该是怎样的喜悦之情了。

......

自从奏章送上去后,黄次辅和张尚书两人,就安心待在新露湾村,一起忙着收红薯的事了。

周青林自然高兴。

自己这可是三十多亩地呢,没人帮衬着,就靠牛三他们几个,还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呢。

现下村民们也都有自家的红薯要挖,自己就是想雇人,也雇不到啊。

如今有这么多人帮着,自己终于不用再望薯兴叹了。

不过周青林也没有让大家白忙,这不一挥大手,每人发红薯干二十斤!

啥啥啥,红薯干!

红薯干是啥样的啊?

黄次辅有些激动,红薯粥这几日自己都有在吃呢,还有那蒸红薯他也吃过了,所以这红薯干是啥,是不是和萝卜干一样啊?

哪里能一样啊!周青林笑道:红薯干可比萝卜干好吃多了,到时保证黄大人您吃了还想吃!

其他人一听这话,忍不住也期待了起来,这不侍卫们挖起地来更加卖力了,一锄头挖下去,红薯破了好几个。

急得黄次辅的胡子差点飞了起来,不好好挖,红薯干减半!

......

对于做红薯干,周青林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当初种这些红薯的时候,他就打算用其中一部分做红薯干的。

想着做好了再让人捎回家里,到时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送人,多好啊。

方才周青林就让牛三去城里买竹帘子去了,准备待会儿晾晒红薯干用。

而此时,半山坡的小屋里,喜子和李安已经在忙着蒸红薯的事了。

他们两人,一个削红薯皮,一个把去了皮的红薯放到了大笼屉里,这蒸笼还是问村民们借的,一共有六层,是过年的时候蒸发糕用的,没想到用来蒸红薯也挺适合的。

等香气四溢的红薯熟透后,周青林用刀把它们切成宽宽的条状,不能太厚,也不要切的太薄。

说罢便把菜刀递给喜子,让他切给自己瞧瞧。

喜子也不含糊,按照老爷教的,大一些的红薯一开为三,其他的一开为二,然后每块再切上四刀,齐活!

等牛三把竹帘买回来后,切好的薯块正好可以晾晒了。

侍卫们见状,特地去周边山上砍了许多木头,而后做了木架子,再把竹帘摊在架子上。

如此倒是通风了不少,也更容易晒干了。

就这样,蒸了晒,蒸了又晒,很快十几张竹帘都晒的满满当当的了。

如今天气好,两天下来红薯条就干的差不多了,不过为了加快速度,周青林又让牛三买了十几卷竹帘回来。

侍卫们边挖着红薯,边兴奋的看着竹帘上的薯条一日日晒干,而后又重新换晒上另一批。

至于侍卫们为何这么兴奋,当然是因为每人能分到的二十斤红薯干啦,话说这香甜软糯的味道,实在太好吃了。

......

京城里。

连着收到两封奏章的景康帝龙心大悦,特别在看到红薯亩产量居然能达四千多斤时,更是激动万分。

哈哈哈,有了这样的高产粮,朕的子民定能暖衣饱食,朕的大历朝定能昌盛富强。

对,昌盛富强!朕得快些让高产粮种在全国推广开来。

想到这里,景康帝当即传下口谕,命各省布政使即刻派人前往南川,安排购粮种事宜。

而黄次辅他们则继续留在南川,让他们协助好粮种收购。

公文送到南川后,周青林立马让下属按照原先安排好的行动起来。

先有衙役们去各村通知,让村民们把要卖的玉米和红薯准备好,届时会有人上门来收购。

而黄主簿则和书吏们去了书坊,几人把托书坊刻版印刷的一百多本新粮种植手册拿了回来,这是周青林亲手编制的,手册中不但用文字仔细讲解了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法,还配有简单易懂的图解,这样读起来就要简洁明了了许多。

这些册子,周青林是准备一一发放给前来购粮种的州府的,玉米和红薯的种植步骤和方法都在上头,有了它,粮种购买回去之后,就不用担心不会种植的事了。

准备好一切,周青林就找张尚书商议了新粮种的定价问题,最后一致决定,玉米八文钱一斤,红薯五文一斤。

这样的价格让村民们欣喜若狂,这不,看到县衙门口贴着的粮价告示后,众人如同正在做梦一般。等回过神来,一家人欢聚一堂开始估算起收入来,最后得出来的银钱数额着实喜人。

看来咱们家今年能盖上新房子了。

哈哈哈,有了银钱,我家大儿子的亲事也不用愁了。

是啊,我家闺女的嫁妆,也一定能体体面面的了。

......

忙碌的时候,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又一次体现了出来。

这不,当购粮种队伍开始纷涌而至南川县后,有了江灏和沈萧,以及一百多名侍卫们的齐力协助,周青林办起事来要省心了许多。

每日,郡城来买粮种的车队,都整齐有序的跟着领队侍卫去往每个村里,然后先称粮,再结算,最后装车离开,虽然忙碌,可一切都井井有条的。

这样繁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七月中旬才渐渐平静下来。

而此时,第一期的安置房,已经建造到一人多高了。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2511:46:31~2022052622:04: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zjjoo、阿比媽媽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胖月41瓶;薇薇安(o^^o)、yuyu20瓶;idontcare10瓶;金色叶子的海棠5瓶;小周儿、上岸上岸上岸、鱼找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8章、大家的姑爷

前几日,周青林又往建造安置房的队伍中添加了五十多个人,这些都是附近到县城来找活计的村民,有了这么多人的加入,速度果真比先前快了不少。

杨县丞有些理解不了知县大人的做法,总觉得他太心急了,好像恨不得马上就能把安置房都盖好一般。

周青林肯定急啊,大女婿已经悄悄告诉他,那日在朝会上皇帝封他为大司农的事,还说可能过不了多久岳父就该回京城任职了。

话说,当知道皇帝竟然给自己安排了大司农一职后,周青林简直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自己一下子跳的这么高,居然连升九级,喜的自然是大司农这个职位了,这可是司农司的一把手,除了听皇上的,剩下的就是自己当家做主了,多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