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把它们放到自己的储物仓库里就没有这种担忧了,可惜红薯实在太多仓库堆不下啊。
所以他也只能时常过来查看一番了。
好在南川县的气候并不算太冷,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自己担心的状况发生。
既然睡不着,回到房间后,周青林就从储物仓库中拿出画册的稿件继续作起画来。伍侍卫回去时,周青林特地托他帮自己捎了一批画稿回去,那是半年的量。
如今只要有空闲,周青林就会继续画稿的事,话说,这么挣银子的生意,他是绝对不会舍得丢的。
上次大闺女还在来信上和他说了一年的画册收入的事,那可是足足八千多两银子呢。
所以这样的挣钱路子,他一定要认真对待才行。
其实对于画册,周青林心里又有了新的挣银子点子,不过现在不急,他还是等回京之后再说吧,反正银子是挣不完的。
现下自己最该放在心上的,还是怎样才能把政绩做得更完美的事。
......
几位成年皇子虽然分府出了宫,可每年的除夕夜还是要和皇帝皇后一起守岁的。
这在百官眼里本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说震惊朝堂都不为过。
因为在这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特别日子里,皇上居然下了册封晋王长子李煜为慧郡王的圣旨。
这让当时聚在养心殿里,与圣上一起举行开封仪式,并准备呈上歌颂新春奏折的文武百官们都惊呆了。
当时景康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先用万年枝笔,在黄笺纸写下三阳启泰,万象更新,和气致祥,丰年为瑞的开年吉言。
随后便让邱公公拿了空白的圣旨过来,接着便写下了册封的圣旨。
在大年初一的特别日子里,且写册封圣旨用的还是万年枝笔,这可是万年枝,万年常青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景康帝当年被先皇册封为皇太子时,用的也是万年枝笔写的册封圣旨,所以,这让文武百官们能不震惊吗。
何况,景康帝的七个孙子里,到目前为止,被封为郡王的也只有李煜一人。
这让众人不免想起,景康帝当年被册封为皇太子之前,也只有长子李喆,也就是如今的晋王被先王册封为郡王。
难道,圣上已属意晋王为皇太子了?
这让许多支持宁王的官员都心焦了起来,生怕事情就是这样的。
不过也有人对今日的事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今日的种种,至多是巧合而已,不说别的,就晋王那弱不禁风的长子,说难听一点,将来能不能长成人还不一定呢,圣上大约是怜他可怜才封的郡王吧。
不过心里这么想的人,没过多久,就被随后出现在大殿里的李煜打了脸。
啥!这精气神十足的少年居然就是慧郡王,说好的弱不禁风呢?说好的瘦弱单薄呢?怎么通通都不见啦?
李煜十分反感大殿里那些朝他打量的目光,可他记起了老师和他说过的话,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想到这里,李煜原本皱着的眉头很快松了开来,紧接着,嘴角也微微上扬了起来。
虽离得远,可老花眼的景康帝却把方才的一幕看得真真的,等看到自己孙子瞬间变化的脸部表情,景康帝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臭小子,真不愧是老李家的种,没偏!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1119:46:18~2022051222:25: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松鼠班長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klmly240瓶;微笑人生46瓶;谷雨20瓶;小呆呆、我爱贝贝5瓶;WW、锻戊、古它、二哈的世界2瓶;jiangnanchun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5章、买面人
父子俩回到王府已近午时,晋王拿着圣旨先去了正堂,李煜跟随在后。
到了前院,李煜瞧见堂上香案早已设好,贡品也都摆上了,心道,想必消息传回府里时,母妃就着人准备起来了吧。
晋王见状也没耽搁,恭恭敬敬地把圣旨供奉在案。
出了前院正堂,父子俩就往玉安堂走去,此时已是饭点,后院饭菜早已备好,王妃正等着他们过去用膳呢。
哥哥哥哥!
才跨进月洞门,李煜就看到刚满两岁的弟弟正迈着小短腿朝自己跑了过来。
他上前一把把弟弟抱起,煊儿今日乖不乖?
李煊嗯嗯嗯地点着头,乖!
紧随而来的晋王妃忍不住笑道,好了,快放下你弟弟,咱们该用膳了。
用膳用膳!小家伙也跟着附和,小嘴巴说话顺溜极了。
净了手,一家人围桌坐下。
十几天下来,晋王妃终于习惯了长子饭量大增的事,比起现在,往常能吃满一碗饭她就该谢天谢地了,再看儿子高壮了不少的个子,晋王妃心里高兴的同时更是对周修撰十分的感激。
她不禁想起前几日煜儿回来的情形,当时看到与以往天差地别的儿子时,她有些发懵,说实话,要不是伍侍卫就在边上站着,晋王妃是绝对不敢相信,这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来着,
自从把儿子送到南川后,晋王妃就一直埋怨晋王太过心狠,好好的居然把儿子送的那么远,且连下人都不让带上一个,这不是瞎胡闹吗。
她的煜儿从小金尊玉贵的养着,没人伺候怎么行。
当时晋王妃可是大哭了一场,好一段时间没和王爷说话呢。
好在如今儿子平平安安的回来了,且还被养得这么好,这么想着,晋王妃突然觉得自己上次给周修撰准备的年礼似乎太薄了一些。
可惜王爷说了,让她不要把年礼往京城周府送,不然自己现在就给人家补送厚礼去。
李煊小朋友正拿着小银勺舀着面前盘子里的虾仁,结果那虾仁不是一般的滑,小家伙舀了好多回都没舀起来,这下可把他给着急坏了,一旁的奶嬷嬷想上前帮忙,李煊不肯,还是要自己来舀。
晋王夫妇俩看着小儿子也没说话,都说食不言寝不语,这可是规矩。
李煜把装着虾仁的盘子往弟弟面前推近一些,这样弟弟够着要省力许多,这不,没两下,李煊就舀起了一勺虾仁来,然后朝身边的哥哥忍不住地笑。
小弟可真能干!李煜给李煊翘了一个大拇指。
虽这几日常听到这类的话,可晋王拿着筷子的手还是忍不住顿了顿。
为嘛,因为实在不习惯啊。
这样直白的夸赞,晋王从出生到成年,到娶妻生子,再到长子从南川回来之前,他都没有听到过。
且晋王可以肯定,在去南川前,长子从来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晋王心想,这难道是周修撰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
想到长子原先沉闷的性子,再联想到先前小儿子吃饭都不爱自己动手的样子。
还有,小儿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对了,好像就在大前天,那时晋王记得长子好像对着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后自己从地上爬起来的小儿子说了句,小弟你好厉害!
对了,当时长子好像也朝小儿子翘了个大拇指来着。
于是从那天开始,小儿子就开始自己给自己喂饭,自己给自己穿衣了。
想到这里,晋王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心道,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奇怪教育方式啊。
看到兄弟俩相互友爱,晋王妃自然高兴非常,以前她总担忧着长子的身体,所以连大笑时都带着些许压抑,从没真正开怀过。
晋王妃心想,往后自己终于可以开怀畅笑了。
只是她这份好心情只持续到了晚上。
王爷的意思,还要让咱们煜儿去南川吗?
晋王妃不可置信的睁大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