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116)(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黄次辅夫人的娘家是督察院左督御史张大人家,次辅夫人是家中老二,前头有两个哥哥,下头还有一个弟弟,她提的这个侄孙是大房里的三少爷,也就是左督御史的亲孙子。

说实话,当时周青林听了之后是有些心动的,不为别的,就因为左督御史府中有条和定国公府一样的祖训,那就是家中男儿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周青林是个现代人的灵魂,对纳妾什么的肯定深恶痛绝,更何况他家可是有五个女儿呢。

说到这里,周青林不得不承认,在纳妾这件事上王氏做得还是挺靠谱的,老周家不管是周青云、周青水还是周耀祖,都是没有妾室的。

其实周青林并不知道,周青云他们几个之所以没有妾室,并不是因为王氏觉得不妥,而是她觉得家中多了几房妾室定会增加不少开销,实在太不划算,所以这种多花银子的事,王氏怎么可能会做呢。

最后,次辅夫人提的亲事周青林考虑再三还是婉拒了,一是二闺女岁数还小,也才十三岁,他不想早早给她定下亲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今三位皇子正四处拉拢大臣,好为自己能当上太子四处收拢人心,督察院左督御史官居一品,肯定是他们笼络的对象。

自从狩猎回来后,三位皇子暗里斗得越发厉害了,圣上已经年迈,对最近发生的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让几人都有恃无恐起来。

周青林甚至在想,景康帝大概就是想用这种相互挟持的法子来巩固自己的帝位吧,几个成年皇子越是相争,他越能高枕无忧,反正自己儿子多的是,折腾死了,后头还有呢。

都说天家无父子,就算是亲生的,皇帝该不放心还是不放心的,实在是那把龙椅太具诱惑了。

在周青林看来,三位皇子此时斗的越凶,日后不管哪个上台,剩下两个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同样的,他们的追随者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虽不知道左都御史支持哪个皇子亦或是谁都不站,但该小心的还是得小心,他可不想二女儿日后落成个犯官家眷。

更何况凌月才十三岁,所以他还是先等等吧。

进入冬月后,周青林就开始时刻留意外放官缺的事,可一直都没有进展,吏部的回答都是暂无空缺,其实周青林知道,什么没有空缺,明明是好位置大家都等着呢,有些关系户前几年就在打点排队候缺了,自己一个小修撰,人家怎么可能会鸟他。

可让他送银子,周青林是肯定不愿的,不说送了银子能不能办成事,就是凭什么自己辛苦挣来的银子要拱手他人啊。

至于去拜托定国公府,周青林压根就没想过,都说无欲则刚,自己这个当爹的可是几个丫丫的坚实后盾呢,要是舍下脸来去求女儿未来的婆家,不就自动把自己放到低他们一步的位置了吗。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真求了他们,日后自家闺女要真受了什么委屈,自己这个当爹的还怎么和他们杠。

到时他们要是说,有啥好威风的,你的差事当初还是靠我们的呢。

届时自己肯定尴尬的不行,所以求定国公府的事,周青林是肯定不会去做的。

再说自己想谋外放的事,周青林除了和刘莲芝说过,其他人自己还都没告诉呢。

这段时间周青林除了留意官缺的事,也在抓紧时间制作画稿,如今《大丫讲故事》和《二丫讲故事》已经交到了大闺女和二闺女的手上,他自己只要管另外三套画册的事就可以了,这下倒是轻松了许多,周青林准备多备上一些,这样以后自己真要是外放了,画册就不会应接不上了。

说到大闺女和二闺女接手画册制作的事,周青林简直是自豪的不行,因为成效实在不错。

到底是姑娘家,比他这个当爹的要细心许多,且感情也细腻些,这不,制作出来的画稿,在内容上要更加丰富多彩。

送到何掌柜那里,从画工上何掌柜并未看出异样,只说内容上似乎表达的更加精细了,还说这样的画册,小孩子们肯定愈加喜欢。

果然,两个闺女的画稿印刷上市后,销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小幅度的提升。

上个月周青林去结账时,两本画册可是比前一个月多结算了一百多两银子呢。

看来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话从来都是不会错的。

而周青林虽被拍在了沙滩上,可心里却是喜滋滋的。

......

这一日,周青林依旧和往常一样按时上值,可到了翰林院后,就看到好多人围在院内告示栏前正讨论着什么。

这告示栏粘贴的基本都是公文,不知道今日贴的是什么内容,会引来这么多人围观。

周青林有些好奇,于是也凑上前去,结果看到上头贴着的是一份吏部发给翰林院外放名额的公文。

这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吗?

居然会有这样的好事,想到这段时日自己去吏部时,得到的回答都是已满已满,怎么突然又有名额了呢,周青林心下疑惑,于是就细细看了起来。

等看完之后,周青林终于明白为啥这份官缺会剩下来了,因为没人看得上,不但官职小,且还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苦差事。

南川知县,正七品官。

不过让大家排斥的并非是官职的高低,而是南川县是个十足的贫困县,由于当地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导致田地里的收成比起其他县要差上许多,该县每年向朝廷交的税赋都是垫底的,可以这么说吧,就是朝廷对南川县要求并不高,只要能自给自足就可以了,可惜对方还是做不到,这不,南川县的百姓每年都巴着朝廷的救济粮救命呢。

这让景康帝头痛不已。

而现在的南川知县是同进士出身,在任已经十九年了,十九年里,他一直想挪个地方来着,可这样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县,哪里有什么政绩可言,要不是实在找不到人替换,皇帝早就把他给换掉了,所以只得睁着眼闭着眼让他一直在南川知县的位置上待着。

可现在吏部为啥又要安排人过去了呢,那是因为窦知县要致仕了啊,本来前年就提出来了,可是上头没给批,原因还是实在找不出接替的人。

其实这几年吏部也不是没有安排人过去过,可那些人不是半路大病一场不能继续上任的,就是一接派官文书就直接辞官的。

话说哪个当官的不想前程远大、升官发财呢,可要是吃几年苦后能熬出头的,倒也可以试着熬个几年,最怕就是像窦知县一样,一呆就是十九年,那岂不是见鬼了吗。

所以与其每日吃苦看不到前程,那他们还不如早些回家吃老本去,反正到南川县这个穷乡僻壤后,还不是照样吃老本,最起码在家里不用吃苦受罪不是。

是以,窦知县只能继续留在那里,可现下人家实在熬不住了,一个六十五岁的老知县,不说看个公文都模糊不清要旁人代劳,就是牙齿都掉得差不多了,你上头再压着不让人家致仕,不是太缺德了吗。

所以昨日景康帝收到窦知县的致仕请求后,就给批了,着吏部尽快安排人过去接替。

这下可让吏部官员们犯了难,想来想去都找不出愿意接替的人,后来有人出了主意,翰林院里不是有五十多名新科进士吗,不如让邱掌院问问吧。

吏部尚书一听,立马点头,好主意。

于是就写了公文给邱掌院送来了,意思让他看看翰林院有没有合适的人。

邱掌院自然知道南川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再说,真有好的位置,人家也不会往他这边送了,不过到底是和自己不搭嘎的事,所以他也没在意,只是邱掌院也是个聪明人,想着与其自己举荐得罪人,还不如直接贴出去让大家自己看着办,等过个两三天,那自己就可以和吏部尚书交差了,实在是没人愿意,他也无奈啊。

要说没人愿意还真不是邱掌院瞎猜的,这不,那些庶吉士看过公文后,都摇着头走开了,好不容易过了朝考,等三年后自己就可以馆选派官了,他们是有多想不开才会往穷乡僻壤扑啊。

话说,那南川县的事迹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所以想骗他们去,没门!

至于那些老翰林们就更不必说了,同样是熬,京城怎么也比小小的南川知县好吧。

于是公文一贴就是三日,正当邱掌院准备过了今日就和吏部那边说一说找不到人的事,结果让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