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她偶然看到周青林时就开始中意人家了。
等她刚想有所行动时,就听她娘吃惊的告诉她,说秀才公每天都去捡烂菜叶回来吃,当时她并不相信。觉得她娘定是看错了,于是她就偷偷的守在巷子口看了几回。
结果还真像自己老娘说的,秀才公每天都拎着一篮子烂菜叶回家。
当时她就歇了心思,自己嫁人是去享福的,要是去受罪的,再好看的男人她都不要,哪怕是秀才也不行。
如今误会解除了,花秀自然就义无反顾的出马了。
周青林见墙边女子的眼睛不停的眨着,不免有些不忍直视,心道,长得好好的一个姑娘,可惜眼睛是个抽的。
想到自己和沈掌柜约好的时间,周青林也就没有耽搁,心道,管她抽不抽,又不是自己闺女。
他转头检查了一遍门锁,见已经锁好了后,于是就提步往外走去。
秀才公秀才公!等等等等!见周青林转身就走,花秀也来不及去想为何自己媚眼的魅力大减,她急忙开口喊住了对方。
周青林有些诧异,没想到这人是来找自己的,见她没追两步就一副娇气喘喘的样子。
他开口问道:不知姑娘找我有啥事?
花秀整了整衣襟,然后把耳旁的茶花往发间推了推,接着摆出一副楚楚可怜之相对周青林说道:秀才公,你家的咸鸡蛋还有吗?
额,居然是来买鸡蛋的,可买蛋就买蛋好了,为嘛摆出这么一副可怜模样啊。
周青林不解,突然他似想到了什么,不由心下暗惊,难道是想吃霸王餐来着?
想到这里,他不禁再仔细打量了对方一番,心道,就凭这全身上下的穿着,也不像是吃不起鸡蛋的人啊。
年纪轻轻的就想白吃人家的,这脸皮可真不是一般的厚,周青林心下感叹,他这才刚开张呢就有人想来蹭吃了。
哼,他卖几个鸡蛋容易吗,喂鸡扫粪,还有每天拎烂菜叶回家,这些可都是劳力成本。
想白吃他家咸鸡蛋,呸!做梦去吧!
花秀见秀才公盯着她上下左右的打量,还以为胜利的号角即将吹响,她按捺住心中狂跳的喜悦,不停地对自己说道,别急别急,继续继续,淡定淡定。
于是花秀虽内心沸腾,面上却更加人畜无害我见犹怜了起来。
周青林最后朝厚脸皮女人看了一眼,然后用整条巷子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大喊道:咸鸡蛋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两个,概不赊账!
说完,哼的一声,甩袖子走了。
花秀耳膜被震得嗡嗡作响:我是谁?我在哪儿?
紧接着,各家的院门都打了开来,然后探出一个个脑袋瓜子。
李阿婆拿了一把菜刀走了出来,左看右看没见到人,她见花秀就站在门口,忙开口问道:秀啊,刚刚我好像听到有人喊磨剪子戗菜刀来着,人呢?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12717:11:53~2022012818:17: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爱贝贝、依筱霏5瓶;鑫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排骨糯米饭
到了书云斋,沈掌柜已经在店里等着了。
看到周青林过来,他忙迎了上去,笑着说道:见到周秀才过来,我心里就高兴,这几日被那书坊的刻版师傅催得我都不敢过去了。
说着,他指了指周青林的书箱问道:咋样,下一期的画册都带过来了吧?
见沈掌柜满眼的期待,周青林脱下后背的书箱笑道:今日已是月底,下一期的自是都带过来了。
沈掌柜最喜欢听得就是这句话,他咧着笑嘴忙把周青林往后院领。
到了内堂,周青林也没耽搁,打开书箱把五本已经装订好的画册拿了出来。
沈掌柜把几本画册都翻看了一遍,见每本册子上头的动物画得活泼有趣,神态依旧惟妙惟肖的,不禁满意地点点头。
没想到周秀才画起画来居然也能和念书一样用心,这刻画入微的做事态度,真不愧是院试第一人啊。
等查阅好画册之后,沈掌柜便拿出上个月的销售账册,两人结算起当月的分成银子来。
因后几套画册如今都转至京城刻版印刷,加上两地路途遥远,每月的销售量很难做到及时汇报到这边过来,所以结算方式已经从原先的当月结算改成了如今的隔月结算。
也就是说,今天他俩结算的是上一个月的分成。
最后算得上个月五套册子的总销量为两千六百五十本,而每卖一本,给周青林的分成为一百文,所以今日他一共拿到了两百六十五两银子。
把两百多两银票收好,周青林拿出五两银子递给沈掌柜,这是支付他书箱里一大叠历年乡试考题卷的银子。
前段时间周青林就拜托了沈掌柜帮自己从京城带考题卷来着,他想多参详参详历年乡试的考题类型和考生的答题内容。
特别是策论题,与前头考童生和秀才不同,周青林觉得,考乡试时,策论才是最关键的。
虽然每次乡试的策论考题不会重复,但是往年考生的答题内容对他肯定会有帮助的,因为看了这些后,自己对大历朝就会有了更全面地了解。
原身就是一个常年待在乡下的普通百姓,平时除了知道水田卖多少银子一亩,一亩地大概能产多少粮食之外,其他的事原身基本都是不怎么了解的。
特别是涉及朝廷的兵、刑、礼、吏治、河防、工赈这些方面的问题,更是两眼一抹黑了。
不过原身的弟弟和大哥定是知晓这些的,但是他们哪里会和原身说啊,平时都不屑与他说话呢。
因为在周青水和周青云的眼里,原身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不求上进的废材一般存在呢。
所以周青林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了解这个社会,既然自己没有积累,那么他就从历年的考生答题中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吧,不管是以前的还是当下的。
出了书肆,周青林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先去了一趟粮店,他家米糠快没有了,自己得买点回去才行。
他先去粮店边上的肉铺花了八文钱买了一根子排,自己已经好久没吃过排骨饭了,晚上他想做顿排骨饭吃。
让肉铺掌柜帮他把子排剁成小块后,周青林就去粮店买了两斤糯米,接着又让店伙计给他称了二十斤米糠。
付好了银子,他向掌柜询问了店里其他几种粮食的价钱,像大豆芝麻啥的,他一一都问了个遍。
那掌柜倒是没有一点不耐烦,大概是见自己穿着一身生员服的缘故吧。
周青林之所以会问这些,也是因为想做市场调查罢了,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稳定的粮价也是老百姓安心生活的根本。
而这些也是他这个乡试预备考生应该了解的。
背着书箱拎着米糠,周青林往旺枝巷而去。
已是中饭时间,周青林先去了巷口食肆,今天他不想自己做饭来着,觉得这样太费时了,此时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沈掌柜帮他从京城带回来的考题卷了。
点了一个麻辣豆腐和一碗炒肉片,外加两碗大米饭,一共花了八十文,周青林算了算,这价格相当于前世的十八元钱,还挺便宜的。
回到家里,周青林先从布袋里舀出半碗糯米用水泡上,糯米泡过水后,晚上烧排骨饭时就不会出现夹生饭了。
忙好这些后,周青林就拿出笔墨,然后边看考题边做起摘抄来。
行赏孝顺之至论,这是已亥年乡试的五道策论题中的一题,也就是去年周青水考的试题。
周青林仔细看了去年乡试头名解元对这题的解答,对方以《礼记曲礼》中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的章句开篇,娓娓阐述了自己对孝道的认知与观点。
周青林心想,这就是熟读四书五经的好处了,必要时可以引经据典作为论证的依据。
想到这里,周青林突然有种万变不离其宗之感,心道,四书五经光会背还不行,他还得逐字逐句分析吃透才行,看来自己储物仓库的译文书还是得多多派上用场才行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