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头瞧了瞧胸前那几块污渍,心道:反正老婆闺女都有了,怕啥。
周青林把誊抄好的试卷一一整理好,数了数,共二十六张答题卷,一张未少,且每张考卷上头都有昨日监考官巡考场时给他们盖的小戳印,这是防备着考生偷换试卷呢。
周青林把十五张草稿纸也都叠放整齐,这些稿纸待会儿也都要一起收交上去的。
此时考舍里已经陆续有人交卷了,衙役们提着浆糊小罐,上前帮着把交卷的考生卷子糊名,然后再一一放进大木箱里。
周青林没有急着交卷,自己拖家带口跑来安州考一趟试不容易,他得仔仔细细多检查几遍才安心。
等衙役收了第一场的试卷,大家稍作休息后,第二场的答题卷就发下来了,这场考试的题量不大,两诗一赋一策论。
打开卷子,周青林先看了看两首诗的命题要求,《望月山秋色》与《咏梅》,一景一色,前一首要求写的是七言绝句,后一题则是作五言六韵诗一首。
五言六韵?那不就是十二句的律诗吗,周青林点头,心道,这倒也不难。
他又看了赋题,《赋孔子论儒服》,周青林想了想,孔子论儒出自四书五经中的鲁哀公问儒,在礼记的《儒行》中,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注)
既然知道赋题的出处,那么这篇赋文的难度也就不大了,周青林拿出草稿纸,提笔列出一条条鲁哀公与孔夫子的问曰来。
难熬的三天终于过去,出了考棚后,周青林已经闻到自己身上捂出来的馊味了,头发更是凌乱不堪。
听到后面似有人在喊自己,他转头朝身后望去,见是刘长明和何文昌一行人,看到他们此时的模样,周青林赶忙用手把自己鬓角的头发撸了又撸,心道,他此时不会也像个十八袋吧。
刘长明自是不知对方已经把他和丐帮划上等号了,只一个劲地傻笑,另外几人更是快步穿过人群围到了周青林面前,那眉开眼笑的样子仿佛刚打了胜仗一般。
周青林知道他们在乐呵啥,这是都在高兴那些律法题吧。
等吕志义和应进庆他们都出来后,一行人回到了书院,刚迈进大门,老徐头就迎了过来,笑着对众人说道:快快快,都去洗澡去,今儿一早伙房就给你们烧好水了。
作者有话说:
备注部分出自四书五经
感谢在2022011517:11:33~2022011619:33: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红尘醉梦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0391309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结算分成
痛痛快快洗了一个澡,那汗津津的黏腻感终于没有了,整个人清清爽爽的,感觉舒服极了。
周青林把长发上的水用布巾抹干,然后用篦子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再把微皱的衣襟与袖口理平,顿时觉得自己又是帅爹爹一枚了。
他把换下来的衣裤拿到井边清洗干净,然后晾到了院内的竹竿上,心道,这大夏天烈日炎炎的,用不了半个时辰应该就能晒干了。
忙完这一些后,周青林拿着篦子去了院中小亭,准备等头发干透后再梳成发髻。
隔壁院子的学子们见周青林坐在凉亭中晾头发,纷纷跑了过来,刘长明和高兴盛几人也跟着一起过来了,十几个人一下子就把亭子挤得满满当当的。
青林兄弟,跟你说句心里话,参加了十多回院试,这是我感觉最好的一次。刘长明实在是太高兴了,他觉得这次院试是自己考得最轻松的一回。
何文昌听了,也跟着附和道:我也是呢,那些律法题我全都答出来了,说来这还得多谢周兄教我们的好法子呢。
是啊是啊,众人点头,心道,这次多亏周青林的不吝相授,不然这么多律法试题他们哪里都能答得上来啊。
刚刚回到房间我和应兄就翻开律法书核对答卷上的那些考题了,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居然一题都没错,哈哈哈!这实在是太好了。吕志义拍着周青林的后背笑道:来来来,我给周兄好好捶捶,也算是答谢周兄一番了。
众人见他这促狭样,都跟着笑了起来。
周青林笑着说道:你们无须谢我,虽我的法子有用,可说白了还得靠你们自己多背多记才行,不然再好的方法也都不过是摆设而已。
想了想,周青林又接着说道:只是我有些好奇,为啥今年的律法题占比会这么大呢,不是说往年至多三两题吗?
这倒是不清楚了。刘长明摇头,他也不知道呢,他记得自己以前考院试时律法题也只有一两道而已呢。
高兴盛似想起了什么,忙开口说道:咱们这次院试的主考官杨学政原先曾担任过刑部司主事一职,杨大人是去年才调入礼部的。
该不会就是这个原因吧,周青林心道,刚从刑部调到礼部,可能还有逢新感旧的情怀在里头呢。
去饭堂吃过中饭后,周青林又回房间小睡了一会儿,在考场里的三天他都没怎么睡好。
话说那号舍只有四尺的长度,一米四都不到,睡觉时只能把坐板和台板拼接起来当床用,自己一米八的个子,躺在上头连腿都无法伸直,加上八月正是酷暑难耐的季节,且他们一待就是三天,其中滋味可想而知了。
都说科举难于上青天,而其中的难,很大一部分应该就是来自号房中的煎熬吧。
可还是有好多学子趋之若鹜,因为只要考中了秀才,就能为家中免除赋税徭役,还可以见官不跪,都说刑不上秀才,意思是说,如果秀才犯了罪,就不能轻易对其体罚,要是非得用刑的话,那也得先报到省里,有学政大人的批准才行。
有这么多好处摆在这里,也不怪众考生明知前头路难走,还依旧勇往直前了。
周青林也一样,他想,要不是为了在这没有人权的封建社会获得一些保家的特权,自己才懒得去受这份罪呢。
考好了院试,接下来就是等待放榜的日子,上舍班的一众学子已经静不下心来回班舍继续上课了,崔讲学也由着他们,还特地给大家放了假。
吕志义和应进庆又想起几个月前府试等放榜的事来,心想与其每天这么焦虑地等,他们还不如继续去书店拿书抄来着,这样既可以挣银子,又不会把心思都用在数日子上了。
其他学子看到后,也纷纷效仿了起来,于是抄《三字经》的,抄《千字文》的,还有四书与五经的,于是之后的几日,两个院子里的学子终于都静下了心来。
而周青林也没闲着,从书院回到家后,他就忙着大丫和二丫画册的后面几期了,还有三丫和四丫的两套,自己也该开始制作起来了。
前几日,书云斋跟他结算了第四笔售卖画册的分成,算上新一期《二丫讲故事》的销量,这次周青林一共拿到了八十多两银子。
加上前面的三次,自己已经拿到一百六十多两的分成了,听沈掌柜的意思,这个月《大丫讲故事》第四期还要加印一千多册送到京城去,据说那边的孩童们都急着看兔偶奇遇记的后续呢。
至于《二丫讲故事》,沈掌柜准备从下个月开始,就直接放到京城书坊里刻版印刷了,因为安州府这边的刻版师傅已经忙不过来了。
周青林和他说了自己马上要推出另外两本画册的事,沈掌柜听了忙把这事报了上去。
想着画册最大销售量在京都,且数量大了运输成本就会增加,为了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支出,最后书云斋大东家拍板,以后除了《大丫讲故事》系列,其他几套画册日后就都由京城的书坊来刻版印刷了。
每次结算分成,周青林都有考虑过实际销售数量与自己的分成数量对不对得上的问题,也研究过相应的法子,可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无解,因为自己不参与书店经营,所以不管怎么做都避免不了销售量可能会有不实的事。
是以,这事也只能看对方自不自觉了。
不过自己和他们签的并不是长期合约,如若日后真发现有不妥之处,那么自己肯定不会再继续与他们合作了。
收好银票和碎银后,周青林去肉铺挑了一块上好的五花肉,然后再买了一把小米葱,他准备试着给几个闺女做梅干菜烧饼吃。
大丫二丫看到爹爹回来后,忙跑上前询问画册的事情,两人都想知道书店里的画本卖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