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林转头对几个女儿说道: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丫丫点头,望着周青林的五双杏眼里满是崇拜。
等几个孩子都睡下后,刘莲芝和周青林说起了今天去后厅村的事来。
今天爹可高兴了,中饭还喝了一大碗酒呢。
娘说到时候她会提早一天过来的。
对了,爹听说咱们家想养小狗,说是村子里就有人家有,说等过段时间断了奶,就给咱们抓一只过来呢。
周青林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看着妻子言笑晏晏的样子,再想到女儿们的乖巧与懂事,更是坚定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夜色已深,周青林却毫无睡意,他翻开另一份杂文卷子接着看了起来,等看清上面诗赋的命题要求后,又提笔写了起来。
自从完成第一篇短赋之后,周青林一直处在兴奋之中,写作中引用自己已经收集好的常用词,然后插入优美的辞藻典故,再把握好声律上的谐协,这样他果真就能写出一篇完整的赋来了。
刚刚他又试着以菊花为题,写了一篇以物抒情的,结果也成功了。
看来好的学习方法真的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周青林心想,趁着自己掌握了写作的诀窍,他得多练练,争取在写好的同时再加快写作的速度。
话说他再也不想感受县试时那卡点交卷的焦急心情了。
书案上的油灯摇曳着点点芯火,将周青林伏案而书的身子拉得老长。
时间在写写练练背背念念中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四月一十八日这天。
周青林辞别妻儿,乘着马车往安州府去了,一同前行的除了吴秀才,吕志义,应进庆,还有另外两名长亭书院的考生。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10223:54:55~2022010318:47: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红尘醉梦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不看好
这次他们出发得早,所以马车到了安州时,天还是亮着的。
在城门口下了车后,一行人就快步往内城走去。
守门的侍卫查看了几人的路引,见都是赶考的士子,也没怎么为难他们,只简单地翻看了一行人的行李,然后收了每人两文钱的进城费后,就放行了。
吴秀才以前也常带长亭书院里的学子过来参加府试,所以对安州城内的客栈分布都是很熟悉的。
考棚就设在府衙边上,要想离得近,最佳的位置自然就是住在府衙后街了。
可后街统共只有两家客栈,且房价也高得吓人,平时在那里住宿的不是世家大族的公子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普通学子哪里住得起啊。
是以和府衙相隔不远的瑞云街就成了众多考生的最好选择了,街道两旁大大小小的客栈有几十家,每年府试的考生基本都住在这条街上。
吴秀才领大家去的也是这里,去年他过来得太晚,结果只有两间房了,所以今年他特地提早了十天过来,心想这次自己定能住上合心意的房间了。
可等他们到了瑞云街时,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士子让周青林感觉有些不妙起来,他怎么觉得街上的人比他那天过来报名时还要多啊?
周青林心想,该不会又没房了吧。
他转头看向吴秀才,就见对方脸上也隐隐有焦急之色。
果然,一路往前走,街路两旁的客栈门口和周青林那天看到的一样,都挂着一块块客满的牌子。
看到这情形,几人都不免担心起来,要是找不到房间,那他们只能住到离府衙很远的客栈里了。
大家又去了吴秀才常住的那家客栈打听,掌柜显然是认识吴秀才的,知道他们是过来住宿的,他摇头说道:实在抱歉,店里的客房早在一个月前就住满了。
一个月前?那不正是自己府试报名的时候吗,周青林心道,难道这些人报好了名之后就没有再回去了?
那掌柜可知这瑞云街上还有哪家客栈有空余的房间啊?吴秀才忙开口问道。
掌柜想了想说道:要不你们去前头的福来客栈问问吧,他那边或许还有房间来着。
一行人忙沿街找了过去,可能担心晚上没睡觉的地方吧,吕志义一个人在前头跑得飞快,边跑边抬头找着福来客栈的牌子。
接着周青林就看到他在一家店门口停了下来,然后转身高兴地朝他们招着手,让他们快点过去。
等几人进了福来客栈问询过之后,周青林才算明白为啥刚才那掌柜说福来客栈还有客房了,这不就是临时用阁楼隔出来的几个房间吗,县试时他住的就是这种,不过云河镇的阁楼只是楼梯狭窄了一些,而这边阁楼不但梯子窄,过道也小小的,且那房与房之间的隔板只有薄薄一层。
周青林心道,怕是晚上说梦话隔壁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吧。
可就是这样的房间价格也不便宜。
三百文?听到价钱后,应进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就是个矮阁楼吗,这也太贵了吧。
店伙计在一旁笑嘻嘻地说道:本店从不随意抬价,三百文的价格已经很公道了,不信你去对面问问,那才叫真的贵呢,同样是阁楼,且房间还比咱们这边小多了,人家还要四百文呢。
要是客官不喜欢这阁楼房,小店另还有两间上房,要不现在就带您们过去瞧瞧?
应进庆和吕志义没有吭声,阁楼都这么贵了,那上房就更不必说了。
他俩带的银子可不多,这次在安州府最起码得住半个多月呢,他们要是把银子都花在住宿上了,那到时怕是连吃饭的钱都没了。
周青林也没说话,心道,这一住就是十几天的,把十几两银子花费在住宿上他还不如拿去给几个闺女买香芝斋的点心吃呢。
他走进房里仔细打量了一番,一张床一个桌子,房间虽小但胜在清爽,窗户也有一个,他觉得自己能将就。
再说刚刚他们一家一家都问过了,除了有些客栈还有一两间上房外,剩下的就只有大通铺了。
睡大通铺那还不如住阁楼呢。
吕志义和应进庆见周青林这么快就定下来了,两人犹豫了一会儿便也决定住阁楼了。
除了他们三个,其余几人都住到了上房里,不过吴秀才和侄子吴玉堂两人住了一间,而夏文谦则一个人住一间。
为了省银钱,吕志义和应兄两人合住了一间,这客栈的店伙计倒是挺不错的,还特地让他俩挑了间床铺大一些的房间。
一听到上房竟然要一两银子,吕志义咋舌,那不是睡一晚就抵得过他们三晚还有得多?
这下他也不觉得住阁楼难受了,还饶有兴致打开木窗朝远处望了望,然后转头笑着对应进庆说道:还真是站得高看得远,在这里都能看到风棠书院的百年古杏了。
见吕志义还在房里东瞅西望的,应进庆拍着手里的书本对他说道:咱们还是快些把心思转到书本上来吧,要是这次府试再考不中的话,那你我两人都只能辍学归家了。
听夫子说,此次府试有近四千士子参加,算是历年之最了,他俩本来就没多少把握,如今更是机会渺茫了。
想到夫子的话,吕志义也笑不出来了。
算上这次,他和应兄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府试了,每次的吃饭住宿,还有廪生作保的银子,加起来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俩都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这些年因着念书科举的花销,家里其他人的怨言可不少。
想到临出门前爹娘和他说的话,吕志义叹气,读了十来年的书,花了家里这么多银钱,要是这次再考不中童生的话,这学堂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念下去了。
而应兄和他也差不多的情况,如果这次没考中的话,那他家也不会继续供他读书了。
所以这次府试算是他俩最后的机会。
想到这里,吕志义也静下心来,和应进庆一起认真看起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