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苏暮谦一口否认。
沈阔道:那你为什么从来不抱。沈阔压了这么多天才说。
苏暮谦把佩剑放在一边,随后道:我觉得男孩子还是应该坚强!他们苏家对小孩的培养是非常刚强的,像沈阔那样爱如珍宝似得他不会。
他想着既然沈阔这么喜爱,那他就做那个严厉点。
沈阔对这套说辞,道:我当年受的疼爱比这孩子还多,也没有变坏。这是他奶奶不在,不然肯定会天天抱着不撒手。说起硬被发落去五台山祈福的大公主,沈阔又有些消沉。
但很快头回过神来道:你不抱孩子,为什么身上还这么香?
香?苏暮谦一脸的好奇。
沈阔这些日子跟苏暮谦同床的时候就闻到了,他人没住凑的进了一些,俩人好久没这么亲密了,苏暮谦还有点不习惯往后躲了躲,被沈阔一把抓住了手。随后凑近了颈部,随后道:奶香奶香的。
苏暮谦道:是是吗?他垂下眼睑。
沈阔突然想到一个事儿,不可置信的挑起眉眼道:哥儿真的没有奶吗?
没有。苏暮谦说着,这是常识性问题。虽然能生崽崽但跟女性还是不同的。
沈阔的眸光闪了闪道:真的吗?我不信。
苏暮谦嗓子都变干了,有些紧张道:那你怎么才相信呢?
沈阔一笑,随后带他去了一边。
那把擦到一半的佩剑很快就被忘在一边了。
苏军师来找沈阔的时候,听闻沈阔正跟苏暮谦在屋里,兰亭道:要不要我通报一声。
苏军师道:不用,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儿,我先去看看团团。
提起团团,兰亭脸上都是高兴之色:团团少爷长大了好多呢,现在都可以哼唧出声了。他就没见过那么好看的孩子。
沈阔的爹娘都是大美人,他从小就因为好看而名满京城,小少爷多半随了他,尤其是眼睛乌黑油亮的,纵然现在还小,已经能知道他长大不知让多少哥儿和女子魂牵梦绕了。
团团也是会长,模样随了沈阔,身子骨却随了苏家人,一个月的宝宝就胖墩墩的,抱着都沉手。
苏军师去了孩子的房间。小团团刚喝完奶乖乖的躺在那边,床上摆放的拨浪鼓都是玉石做的,七巧板和九连环这些上面都镶嵌着精美的宝石。这样稀世珍宝都可以用来传家了,但在这里只是孩子的玩具。
苏军师已经看过好几次了,还是会被震撼到。京城来的世子爷财力就是雄厚。
苏军师轻轻用的手摸了下团团的小脸,简直就像一块嫩豆腐似得,根本不敢用力,生怕下一刻就会把小娃娃弄哭。
但小团团一点都不怕人,非但不紧张,还乐呵呵的用脸颊去贴。
苏军师的心里柔软成一团。
第二天沈阔才知道苏军师找过他,听到这话顿时去了军营,沈阔直接就被带到主帅的帐篷里。
苏将军跟苏军师正说着话,看见他来了立刻放下了手上所有的事儿。
沈阔道:听闻昨儿苏哥去找我?不知是为何?
苏军师道:有一不情之请,我们军田不算肥沃,想跟你买一些肥料。他们连荒田都能改造好,多亏肥料。为了这些,沈阔还在县里盖了很多的公共茅厕,花费不少。他们想要这肥料自是不能白拿。
沈阔道:最近好多人都想要肥料。
哦?还有谁?苏军师有些好奇。
沈阔道:还有就是一些附近县里的,说土地情况差不多。要是这边能改好的话,他们那应该也能。但是沈阔没答应。现在他们开荒还不够用呢,要先可着自己的田地。
沈阔道:可以匀出两车来。等过了今年肥料就会多一些。到时候除了自己用,其他的都卖掉。
苏将军道:让你为难了,还有一事儿就是我们军队也想种土豆。他这个品种的土豆耐寒,个头还大。现在县里很多人卖土豆饼,还有的卖土豆泥,做出来又好吃又管饱。军营再种产量稀薄的粮食意义不太大。
沈阔道:这个简单,我给你二十袋土豆种,都是精挑细选可以培育的。顺便把张家兄弟俩人带给你们教教他们怎么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苏军师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痛快。道:多谢。
沈阔笑道:都是一家人别那么客气。
这下轮到苏军师不好意思了。
第54章福地
张家兄弟给沈阔一个重大的好消息,他们这边种的人参成功了,挖出来给大夫品鉴,药效居然不次于野外的人参。
听到这个消息,连庆先生都坐不住了,连忙过来看。
沈阔也去田地里看了。他们把最开始苏小将军的田地都用小树围了起来,十几亩的场地作为他们试种的地方,有蔬菜,有果苗,还有药材和庄稼。除了从海外引进的土豆适应的最好,其余只成活了一半。
就这还是张家兄弟昼夜守护,换错常人能成活两成就不错了。
但成活的那部分也长得颇为稀疏,这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漠北几代人都不种田,不光是战乱,而是气候不合适,辛苦一年收获的时候寥寥无几。
幸亏有寒地土豆,才让这片土地又一次恢复了生机盎然。
如今有了好消息,他们种的紫人参居然适应的非常好,紫人参非常稀少,一颗成年参可以卖到三十两以上的价格,是正儿八经救命的东西。
沈阔跟庆先生来到地里,张家哥哥道:就在那里!很快他们就看见漂亮的小人参,外头长得几个漂亮的穗穗,上面还有红色的小果果,枝繁叶茂。
随后当场起了一个人参,只有半个巴掌大,但已经出具人参的形态,须子很多,似乎很满意在这边生长。
张家哥哥有些激动:这个才种了一个半月,昨儿拿到医馆,大夫们都说着这是救命的良药。药效非常不错。张家兄弟这边种的一半东西都死掉了,压力也很大。
沈阔自从来了漠北,花钱如流水。买地,招募做饭的厨娘,为了积肥还在县里改造了不少的茅房。土豆这种好东西为了让人人都能吃的起,他们售价并不贵,一文钱一斤,用锹挖怀的土豆卖的更便宜。许多附近的老百姓都坐牛车过来买,全城就几万人,再加上周围县里百姓的,赚的这点钱,还没有投入的多呢。
张家兄弟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地方了,特别害怕沈阔一直赔钱。要是再没什么收获。这边就是一直烧钱的买卖,这种买卖必然不能长久,要想长长久久的干下去就必须有利润。
紫人参当年从一游商那买来的,一共二十颗,其中有三颗种子没有发芽。剩下的十七颗都种下去。人参需要的地方不大,试验田这边东西多,他们都在忙西域葡萄架藤呢。
等忙完那一阵子回过神的时候,巡查的时候才把忘在脑后的人参想起来了。看那肥硕的叶子,精神的小穗子就知道紫人参在这边适应良好,挖出来一看,还真有惊喜。
但人参是药用的东西好不好,还需要大夫来判断,他们切了几条须子去找大夫了。大夫一嚼就感觉苦中带回甘气血丰盈,是难得的珍品。
好几个大夫都确认了品质他们更是欣喜若狂,昨儿得到消息的时候太晚了,没办法再跟世子爷汇报了,今儿一大早就迫不及待了。
恋耽美